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易武镇易武村田坝·三合社茶区走笔
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
下载APP 下载APP
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

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易武镇易武村田坝·三合社茶区走笔

茶是春事,春在茶中。

深春时节,第二拨春茶再吐新芽。记者走进勐腊县易武镇易武村田坝·三合社茶区,感受自然生态风光,领略春茶的宜人芬芳,走访茶区茶农茶事。

密林深处有茶林

沿着马荒箐向上攀爬,茂密的森林遮天蔽日、柯树交臂,林中鸟语花香,“啾、啾、啾”的鸟鸣声不绝于耳。举目眺望,对面不远处雾霭笼罩、时隐时现的山峦,就是落水洞、刮风寨等著名茶区。

黄家酒房、老普寨、老何寨……颇有人间烟火味的昔日老地名早已被郁郁葱葱的密林完全覆盖。翠绿的山岭间,在高大的榕树和樟树下,三合社村民小组的古茶林显山露水,东一片、西一块映入眼帘。历经几场春雨的滋润,古茶树再度生机勃发,又一次抽出新芽。

翻越被称为“插旗团包”的山顶,就进入了田坝村民小组的山岭,这里古树参天、藤缠蔓绕。行走在温润的林间小道上,山风送来阵阵清凉。随着高度不断下降,深藏于森林腹地的茶树也逐渐走进视野中。相约同行的易武村党总支书记、村委会主任周艳回忆起快乐的童年时光:“小时候,父母上山劳作,经常把我们带来林中。大人干活,我们小孩就抓着从树顶延伸下来的藤条荡秋千,童年的欢笑声洒满了静谧的森林。”

这片苍翠翁郁的森林,生态环境良好,茶在林中,林茶共生。田坝、三合社两个村民小组几乎全部古树茶和乔木茶,都集中在像这样的森林中。斑驳的阳光透过高大乔木洒进茶林,偶有雾霭弥漫林间,各种植物芬芳相互交融,沁入茶叶,造就了茶商茶客所喜爱和推崇的“山野气韵”,成为易武小众山头中冉冉上升的茶叶新宠!


山寨深春茶事忙

茶农荡漾着开心笑意,忙碌于浓郁春色中。

在田坝·三合社茶区茶林中,到处是茶农、茶工忙碌的身影。他们灵活穿梭采摘鲜叶茶,避免茶树枝叶受到伤害。有些古茶树高达数米,他们就搭梯爬树小心采摘。正在协调和指导茶工采茶的三合社村民小组茶农陈云华,随手摘了片新叶放进口中,“苦后回甘,香甜又生津,这便是我们的解渴‘神器’。”他笑着说,又一拨春茶发了,他家请了四五个茶工,正抓紧时机采摘。

走进一户宽敞、整洁的农家小院,两位老人正围坐在簸箕旁,精心挑选出茶叶中的黄片,两个年轻人正忙着炒茶。“欢迎品一品我家今年的春茶!”田坝村民小组80后新一代茶农普娅热情招呼,沸水与春茶交融,清香四溢。茶汤入口,香气高扬,瞬间生津,沁人心脾。“我家已把几十亩乔木茶地承包出去了,主要集中精力管好、做好、经营好20多亩古树茶。从采茶、制茶每个环节严把质量关,不断提升茶叶品质,赢得了茶商茶客的认可和喜爱。”普娅欣慰地介绍。

田坝·三合社茶区有古树茶700多亩、乔木茶4000多亩,每年茶产量50多吨,农民人均纯收入2万多元。近年来,生态意识已深深嵌入村民心中。“严禁在茶地中使用农药化肥。”“杜绝破坏性采摘,雨季停止采茶。”“保护古茶树良好生长环境,维护古茶园生态平衡。”……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被写进村规民约,成为了村民的自觉遵循。

为得茶香更永久

如何打造茶品牌,提升知名度,赢得更广泛的市场认可度?如何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古茶树资源,走好茶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子?

振聋发聩的时代之问,萦绕在广大茶农、茶商和易武村干部心头。

田坝·三合社茶区茶体量并不大,却吸引了多家外地茶企入驻,其中不乏有年销量超千万的知名茶企。进驻田坝村民小组19年、在全国有5个直属店和57个茶叶专卖店的勐腊马氏大姐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宪英认为,田坝·三合社茶区生态良好,茶叶品质不错,加之紧挨有“中国贡茶第一镇”美誉的易武镇,综合优势明显。马宪英建议,当下,田坝·三合社茶区要打造具有鲜明地理标识和浓厚人文底蕴的茶叶品牌,并持久经营和促销,让品牌获得更广泛的市场认可度。这样,茶产业发展还有较大提升空间。

在田坝·三合社茶区,本土茶农成长起来的茶商和茶企有30多家,每家都有茶叶加工厂和商号,有的还在省外和昆明有茶叶销售店。开办余氏三合茶厂20年的余大海和创办俊峰号茶叶种植基地10多年的李俊峰就是其中的代表。他们告诉记者,茶气充足、香甜回甘、性价比高,是不少外地茶商茶客对田坝·三合社茶区茶叶的一致评价。他们认为,要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和抱团宣传力度,把田坝·三合社茶区的茶叶名声打出去,让更多人知晓、让更多人喜爱,促进茶农增收致富,全面助力乡村振兴。

“推动茶旅深度融合,发展乡村旅游,是田坝·三合社茶区创新发展的一条新路子。”周艳谈起了今后的发展构想:连片整合田坝·三合社茶区生态旅游要素,依托丰厚茶资源和良好生态资源,推出3至4公里茶山森林观光步道,将游客引进田坝·三合茶区,开展面向城市游客的休闲观光体验型乡村旅游,让乡村旅游成为村民持续增收、不断发展的新亮点。

(汪涛)

来源:西双版纳发布,信息贵在分享,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